一、7月全国出口指数情况
2023年7月,机工智库出口指数为94.9,预计我国7月以美元计出口额同比增幅为-7.6%~-2.6%。
二、影响因素分析
全球经济复苏正在放缓。2023年7月,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计全球经济增速从2022年3.5%的估值下降到2023年的3%,略高于4月的预测值,但以历史标准衡量其仍然疲弱。各国央行为抗击通胀采取的加息政策继续对经济活动造成拖累。
其中,美国通胀大幅下降,但仍存衰退风险。一方面,美国政府近期发布报告,受供应链调整、能源价格下降、货币紧缩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通胀大幅下降。6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仅上涨3%,环比上涨0.2%,达到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通货膨胀水平仍在高位徘徊,债务上限协议导致政府支出减少,银行危机减少了发放贷款,诸多因素仍将导致经济衰退。2023年6月美国ISM制造业PMI指数为46,较上月下降0.9个点,连续8个月低于50%,持续萎缩时间创下2009年以来最长。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6月,美国失业率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3.6%;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20.9万人,低于市场预期和前一月数值。
欧洲经济陷入停滞。受商品需求持续下降影响,制造业活动连续3个月呈下降态势,服务业活动大幅回落。核心通货膨胀指数居高不下,迫使欧洲央行继续加息,对经济带来额外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长基本陷入停滞状态。欧元区2023年6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3.4,较上月下滑1.4个点,创疫情以来历史新低。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6月欧元区失业率为6.5%,较上月持平,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日本经济复苏前景难言乐观。就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似乎日本经济已经摆脱了“失去的30年”的阴影,然而日本经济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并未解决,民众生活和企业生存仍面临压力,内外因素交织仍可能拖累复苏进程。7月20日,日本内阁府发布的年中预测显示,由于出口放缓、物价上涨等因素可能对经济造成下行压力,预计2023财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3%,略低于年初1.5%的预估值。东京商工调查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中小企业破产数量超过4000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0%。2023年6月制造业PMI终值从上月的50.6降至49.8,再度回落至荣枯线以下。
国内供给端改善将支撑出口,但外需回落趋势不改,出口或仍将趋于下行。一方面,成品库存继续消耗,产业复工复产继续推进,国内供给正在修复,将支撑出口增长。另一方面,欧美经济衰退压力仍存,整体需求疲软,对东盟等新兴国家产生负面影响,外需将持续回落,出口仍将面临下行压力。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两个月出现贬值,或给出口带来一定的拉动作用。2023年6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15,相较于5月的平均汇率6.99出现贬值。进入7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呈现贬值趋势,截至7月28日平均汇率为7.1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连续贬值,给出口带来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基数较高,对出口增幅形成一定抑制作用。考虑到去年同期的出口基数较高,逾3300亿美元,因此高基数将在一定程度上拉低2023年7月出口增速。
指数说明:
机工智库全国出口指数是以上年同期出口额为基期,运用统计学方法,定量预测结合专家定性分析而做出的指数,旨在预测当月出口增长变化趋势。机工智库全国出口指数以100为分界线,反映我国出口增长变化。该指数在100以上,说明我国出口增长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数值越大,增长趋势越强;在100以下,说明我国出口增长较上年同期有所恶化。
责任编辑:鲁欣
贸易风险预警网:www.risk-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