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德国、印度、意大利、韩国和瑞士的进口可用于机加工的冷拔管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裁定原产于上述六国的进口涉案产品在美国的销售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同时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的涉案产品存在政府补贴行为,从而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在该裁决中,5名委员投肯定票。
根据美国ITC的肯定性初裁,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原产于中国、德国、印度、意大利、韩国和瑞士的进口可用于机加工的冷拔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预计将分别于2017年7月13日和9月26日作出反补贴和反倾销初裁。
2017年5月1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应6家美国企业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德国、印度、意大利、韩国和瑞士的可用于机加工的冷拔管(Cold-Drawn
Mechanical Tubing)启动反倾销调查,同时对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的可用于机加工的冷拔管启动反补贴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304.31.3000、7304.31.6050、7304.51.1000、7304.51.5005、7304.51.5060、7306.30.5015、7306.30.5020、7306.50.5030、7306.30.1000和7306.50.1000。申诉方预估中国产涉案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倾销幅度为87.58%~186.89%,预估中国涉案产品的补贴率超过2%。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4~2016年,美国自中国的涉案产品的进口量分别为2.6万吨、2.4万吨和2.1万吨,进口额分别为4249.1万美元、3805.9万美元和2942.2万美元。从该数据可以看出,2015和2016年,美国自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量同比分别下降6.6%和13.7%。
(王珊珊 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