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共同发布《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评估报告2017》。该报告分析了全球能源企业竞争情况,有助于增强中国在世界能源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美能源企业竞争力总体较强 报告显示,在“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500强”排行中,美国和中国企业占有很大优势。美国入选企业最多,达到131家;中国(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企业)其次,为101家。再加上入选企业数量第三多的日本(32家),美中日三个国家占据了500强中超过一半的企业。除此之外,加拿大(24家)、印度(19家)、俄罗斯(18家)、英国(13家)、巴西(13家)等也值得关注。 从排名居前的100强企业来看,中国占26席,美国占21席,俄罗斯占7席,英国和印度各占6席,其余34席则来自日本、韩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显示出中国能源企业在全球能源市场里的重要地位。 下一步将重点提高生产效率 在“煤炭企业全球竞争力排名3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了21个,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中国是全球煤炭行业的主导国家,一是因为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二是中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都占据了全球约一半的份量。但是,中国煤炭企业在效率方面表现差强人意。在所有入选的中国企业中,仅有内蒙古伊泰煤炭和神华集团两家企业的效率高于上榜企业平均水平。 在“油气企业全球竞争力排名100强”中,美国入选企业最多,为22家;中国居次席,为17家;俄罗斯第三,为10家;美中俄三国占据了油气企业100强中一半名额。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油气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不断上升。除了中东主要产油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因资料不公开无法评估外,中国与美俄已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相对国外油气企业,中国企业在成长和研发上表现较为突出,规模上与全球平均水平旗鼓相当,但在效率和安全方面有所不足。 在“电力企业全球竞争力排名100强”中,美国上榜企业最多,有28个,中国紧随其后,有21家。中美两国企业合计占据半壁江山。前2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共占有8席,美国紧随其后,占5席。中国企业在综合得分、规模、成长和研发维度方面明显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彰显电力大国的综合实力。但同时中国企业在效率和安全维度方面表现有所不足。如果排除港台地区的电力企业、地方电力公司和核电企业,余下的中国国有大型电力公司在效率和成长维度方面要低于全球和中国的上榜企业平均水平。 “中国制造”全球范围内占领重要的地位 在“新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100强”中,中国大陆企业达到57家,包括港澳台企业在内则达到64家,在全球市场上拥有压倒性优势。美国以入围10家企业位居第二,德国和西班牙成为欧洲新能源企业上榜最多的两个国家。其中前20强中中国大陆企业占有10席,德国、丹麦和西班牙各占2席。新能源企业规模远低于油气、电力这些传统行业,但是新能源企业成长可观。当传统能源行业近三年收入负增长时,新能源行业以6.9%的增速逆势而上,同时其研发强度也远高于能源行业平均水平。新能源企业人均利润创造虽然高于能源行业整体水平,但相比于油气、电力等传统行业的能源巨头存在较大差距。 |